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教育社會學
EDUCATIONAL SOCIOLOGY 
開課學期
96-1 
授課對象
社會科學院  社會學系  
授課教師
薛承泰 
課號
Soc2017 
課程識別碼
305 24110 
班次
 
學分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一2,3,4(9:10~12:10) 
上課地點
社207 
備註
限學士班二年級以上
總人數上限:65人
外系人數限制:25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961socedu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為什麼要教育改革?這是最基本的問題,卻也是最難回答的一個問題。大家談起台灣的教育.馬上想起來的像是:小孩子放學以後還拖著一個大書包去補習;家裡有個國中學生,全家跟著神經緊張,家人作息也都要配合孩子的上學和補習時間而定;甚至我們成年人,到現在都可能想起來小時候考壞了挨打的事,或者作夢夢見聯考。我們談教改,不必從什麼教育的大道理談起;光是看『上學使得這麼多人不快樂』這一件事,已經給了我們足夠的理由,非要教改不可。」
這是民國84年李遠哲院長在擔任教改會召集人一年之後的談話,這句話聽來簡單,卻是道出了我國教育的特色與弊端。簡單地說,過去在台灣教育的升學過程充滿著競爭,競爭帶來家長與學童的不快樂!可是,經過了十餘年,教改會也早就結束了,上述這個現象究竟有少改善呢?
教育作為一個籠統的概念,人人有經驗、個個有話說,過去幾年來討論教育改革者多如牛毛,這種百花齊放對社會帶來「啟蒙」與「多元觀點」,也因為教育現象與問題之詮釋相當歧異,學生與其家長反而不知所從,政策的擬定也相當困難。過去十餘年來隨著社會開放,校園中興起學生自主與教授治校的聲音,而在另一方面校園暴力與脫軌失序事件層出不窮;而教改所戮力於「鬆綁」與「學生為主體」的改革,於近年來已投入數百億的額外經費。可是至目前為止,不僅成效有限,甚至還出現一些新的問題來!雖然教改與脫序兩者之間沒有必然的因果關係,我們卻不得不去思考,這究竟是社會朝向民主開放所產生的過渡現象?還是台灣社會力的斲傷與衰敗?還是一批精英藉由改革來搶奪利益?不論答案會是什麼?人們仍憧憬一個新的社會秩序而不斷地嘗試突破現狀。
1994年「教改會」臨危授命,以諾貝爾之尊來「挽救」這個「病入膏肓」的教育體制。教改會兩年階段性任務結束了,民間教改團體仍然前仆後繼。而教育部經統整各種意見後,也確實劍及履及提出一連串改革。然而,經過六位教長推動教改,十份以上的白皮書,台灣教改成績如何呢?民國90年年底政府舉行「2001年教育改革與檢討會議」,行政院張院長責成教育部於一周內按結論作出行動方案,並於十個月內擬定教育白皮書,作為日後教育改革的依據。那次「檢討」大概是「教改會」結束後最為盛大的會議,較令人矚目的結論,大概是廢除高職,國民教育向下延伸,擴大綜合高中與社區化,追求大學研究與教學的卓越等幾項。這幾項「改革」,除了第一項高職「廢除」之語,令人感到震撼之外,基本上都是理念上的「共識」,至於該怎麼去落實,恐怕才是日後最需要「共識」之處。然不到兩年,教育部於92年9月舉行「全國教育發展會議」,其目的「徹底檢討當前重大教育議題,提出因應對策外,更在於規劃未來教育發展政策,研擬教改藍圖」,似乎這次政府已感受到一些因政策的失誤或執行上的問題所產生的亂象了;然在「檢討」過後,近幾年教育政策在方向上充滿了更多的政治考量,資源的分配上也似乎更有爭議,這究竟怎麼一回事呢?
如果說,這些年來教改毫無成就,那是不公平的!至少廢除了牴觸前述基本價值的「聯考」。儘管有不少人認為聯考本身是無辜的,但由於四十餘年來實施聯考的結果,逐漸將學生帶離這些基本價值,聯考自然成為教改的祭品。可是取代聯考的機制,如多元入學方案,至今尚未革除聯考所帶來的弊端,甚至還帶來聯考所沒有的新問題;這就應驗了大家只能對過去問題有共識,卻對未來做法沒把握的說法!很不幸地,學生們就往往成為這些「沒把握」做法的白老鼠。
談到教育的目的,大家都可以說出一串,諸如開發國民潛能、提高人民素質、增進國家競爭力等,這些應該也是「共識」,所以教育機會的擴充與延伸,一直是國家的重要政策。其實,教育還有另外一個目的,那就是,教育能夠協助那些先天缺乏資源、處於弱勢的人跳出他們的困境,進而發展他們的人生。因為每個人的成長背景是不一樣的,處在劣勢環境者,不是因為智能不如人,而往往是機會不足,或是不懂得去把握機會,甚至弱勢會在世代間循環下去。簡言之,教育也具有「等化」的弁鄖穩飢C階級複製的機會,而台灣當前教改重點,恐怕不是前者的教育的擴充與延伸,而應是後者的公平與正義!
階級複製的現象,在資訊社會衝擊下更為明顯,例如現在的多元入學管道,不論是甄試或申請入學,擁有資訊即增加勝出的可能。今天有釵h家長,如果教育程度不高,不僅搞不懂升學方式,想要提供子女資訊更不可能,有時候只好求助於補習班,反而花一筆冤枉錢。除了申請學校時,家庭背景具有關鍵性,到最後一關口試時,家庭背景的重要性再度抬頭。請問有多少高中生曾有過面對三、五個教授口試的經驗?如果是來自於比較好的家庭,充分的資訊與練習,是其他人所不及的,勝負不就是很清楚了嗎?
此外,我們從客觀的統計數字來看,例如台大的學生被稱為「天之嬌子」,其實不完全是因為他們懂得努力或是具有較高的天份,一部份是因為他們的家庭背景平均優於同齡者的家庭。此外,從小到大進入所謂「資優班」的孩童當中,也有相當一部份是家庭「資本優厚」而未必是頭腦的「資優」。這些複製現象雖不可能避免,至少在推動教改的過程中,應注意是否會成為脫韁之馬或無意間深化此現象?
很遺憾,那次的「檢討會議」,似乎未見階級複製已隱然成為教改最大的罩門,而仍將重點置於「擴充的迷思」。台灣大學生遲早會超過百分之五十,但這代表什麼?是國力變得更強?是就業率會上揚?還是公民素質與社會道德更為進步?我們對於有熱誠的教改推動者,應給予鼓勵與尊重;但是,筆者更關心,是誰拿走教改的果實?教育改革不能憑一己的理想或經驗,也不能盲目地以先進國家為師,如果沒有對台灣社會、人口與文化的了解來抓住教育問題的癥結,就算有再好的理念,再多的共識,也是難以落實的!」(以上斜體字來自薛承泰 2001.12.17 聯合報)
從十九世紀中頁開始,教育開始脫離私人、宗教或特權階級所專有,發展公眾教育也就逐漸成為國家的責任;這一百多年來,不僅產生所謂的「受教權」普遍性概念,人民的受教權也列為憲法所保障的「自由權」之一,甚至教育預算也成為人民權益與國家發展的標竿。教育與國家的關係是越來越密切了,國家與人民如何發展或改革教育?自然就成為社會科學主要的研究課題之一。
社會科學的基本任務,就是要指出社會的「不公」(inequality),認為需要透過批判(尤其針對權力),促成多元觀點,才能釋放出社會力來,使社會在多元與包容的情形下,減緩不公的現象,而所謂的民主與自由的價值、或是公民社會的形成,不都是如此來的嗎?尤重要的,「批判」雖是知識分子的專長卻不是任何人的專利,如果自己的作為才是「批判」,他人的批判則是「反動」,這不僅是雙重標準,也成為了權力的化身。教育的主要目的,何嘗不是在傳遞優質價值與文化,最終目的,無非在解放個人的潛能,創造多元社會與文化。其實台灣的教育發展已有五十年的經驗,教育環境時刻都在改變,如果缺乏明確的目標與具體可實踐之作為,稱不上是改革(reform);過去十年號稱的「教改」,口號多投資更多,具體可實踐之作為更不如預期。
本課程除了講述相關教育社會學理論,強調觀察當下社會,關心週遭環境。教育社會學作為社會學的一支,絕不能自外於社會,並拿出社會學批判與反省的性格,將個人經驗、觀察、關懷、學術、與理想結合在一起。
 

課程目標
本學期重點則包括:1)教育社會學的發展與理論 2)教育、人力資本與勞動力 3)教育與社會不平等4)我國當前的教育改革等議題。講述的順序,將從我國的教育發展、社會環境、教改現象談起,再來探討當前的相關理論。 
課程要求
本課程的設計以大學部學生為主要對象,上課方式以研讀相關領域中的分析、論述與研究論文為主,同時重視課堂上的討論,環繞當前教育現象與過去十餘年教改做為;希望藉此將學術與現實做某種層次的結合,也希望同學去關心當下社會所發生的狀況(尤其是教育相關現象),這是本課程的一個重要期待。由於同學可能來自不同科系,經驗與專業訓練均較多元,為了在課堂中先營造與多元觀點,要求同學以五人為一小組,選擇一專題蒐集資料,並於學期的後半段與其他組同學分享成果;同時,每一位同學均須針對所選之專題撰寫一份評論。因此,本學期將有一份個人評論,一份期末團體資料簡報(包括書面與口頭報告),以及一次期末考試。三次成績所佔比例,將參考全班同學意見再做決定。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每週一 14:00~16:00 
指定閱讀
 
參考書目
羊憶蓉 1998 教育與國家發展 - 台灣經驗。桂冠出版。
羊憶蓉、林全等 1994 台灣的教育改革。台灣研究基金會叢書,前衛。
李錦旭(譯)資本主義美國中的學校教育(原著Bowles and Gintis 1976 Schooling
in Capitalist America)桂冠出版。
林生傳 1996 教育社會學。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吳康寧 1998 教育社會學。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周祝瑛 2004 誰開了教改的玩笑?心理出版社。
陳奎喜 1990 教育社會學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陳奎喜主編 1998 現代教育社會學。台北:師大書苑。
夏林清主編 1998 教育改革:理念與實踐。應用心理學 第一期 台北:五南。
楊瑩 1994 教育機會均等 --- 教育社會學的探究。台北:師大書苑。
姜添輝 2002 資本社會中社會流動與學校體系:批判教育社會學的分析。
台北:高等教育出版。
潘慧玲主編 2004 教育研究方法論---觀點與方法。師大教育研究中心出版。
劉慧珍(譯)文憑社會:教育與階層化的歷史社會學(原著Randall Collins 1978
The Credential Society)桂冠出版。
薛承泰 2004,十年教改為誰築夢?心理出版社。
戴曉霞 2000 高等教育的大眾化與市場化。揚智文化事業。
臺灣教育社會學學會 2005 教育社會學。巨流圖書公司。
Ballantine, Jeanne H. 1997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A Systematic Analysis. (4th
edition) N.J.: Prentice Hall.
Karabel, J. and A.H. Halsey. 1977. Power and Ideology in Educa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urn, Christopher J. 1993 The Limits and Possibilities of Schooling: An
Introduction of Education.(3rd edition) Boston: Allyn and Bacon, Inc.(Hurn)
Richardson ed. 1986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New York: Greenwood Press.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9/17  導論:人,教育與社會 
第2週
9/24  台灣教育發展與問題 - 教改前後 
第3週
10/01  台灣教育發展與問題 - 教改諮議報告 
第4週
10/08  人口變遷與教育發展 
第5週
10/15  高等教育發展與未來 
第6週
10/22  教育社會學的緣起 
第7週
10/29  教育社會學理論一 
第8週
11/05  教育社會學理論二 
第9週
11/12  教育社會學理論三 
第10週
11/19  教育社會學研究方法 
第11週
11/26  教育與社會不均一(量性經驗研究) 
第12週
12/03  教育與社會不均二(質性經驗研究) 
第13週
12/10  教育與國家發展 
第14週
12/17  教育與勞動力 
第15週
12/24  教育與婚姻家庭 
第16週
12/31  分組報告與討論一 
第17週
1/07  分組報告與討論二 
第18週
1/14  分組報告與討論三